受疫苗和血液两大业务强势拉动,海尔生物(688139.SH)2021年一季报业绩超过预期。在既有业务得到稳定提升的同时,海尔生物的新增量又在哪里?日前赴青岛对海尔生物进行了实地调研。
公开资料显示,海尔生物成立于2005年,并于2019年10月登陆科创板,公司起步于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围绕生物样本安全、血液安全、疫苗安全、药品及试剂安全四大场景展开,可提供覆盖-196℃至8℃全温度范围内的生物医疗低温存储综合解决方案,现基于物联网向生物安全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2017年至2020年,企业发展增速明显: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21亿元、8.42亿元、10.13亿元、14.02亿元,平均增速31%;归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000万元、1.14亿元、1.82亿元、3.81亿元,平均增速86%。
2021年Q1,海尔生物业绩超过预期:营收4.13亿元,同比增长55%;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增长506%;扣非归母净利润9141.8万元,同比增长99.4%。
在海尔生物物联网体验云中心,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海尔生物“海灵珑”生物样本网场景。作为海尔生物的四大主营业务场景之一,凭借着多年在低温存储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专业壁垒,海尔生物占据了国内生物样本领域60%以上的市场份额,产品及方案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0年海尔生物样本安全场景增速保持在25.23%,34.48%;2021年Q1,样本安全场景增长提速,同比增长35.45%。
在现场,工作人员展示了全场景的“海灵珑”生物样本库方案。通过“物联网+生物样本”模式,“海灵珑”实现了人、设备、样本的互联互通,以自主研发的生物安全柜、离心机、CO2培养箱、恒温培养箱、液氮转运车、超低温冰箱等物联网网器为基础,海尔生物围绕样本前处理、实验及存储等不同场景构建生物样本库生态,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生物样本库全场景解决方案。
除去自主研发的高端“网器”,海尔生物早已开启了生物样本库领域的全新探索。利用物联网、5G、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搭建了“灵珑云”生物样本交互云平台。凭借“灵珑云”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样本接收室、处理室、质控室、存储室等进行信息化管理PG电子平台,实现样本的全流程标准化管理,“让海量样本管理到支、到管、到袋,安全、不错、全追溯。”工作人员介绍道。同时“灵珑云”生物样本交互云平台还可以实现建库方案设计、样本运输、样本存储PG电子登陆、样本检验、设备耗材采购、科研技术服务及人遗资源管理咨询、ISO 20387/(GB/T 37864)咨询培训等全场景服务。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我国生物安全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据了解到,根据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生物样本库市场市值约为379.3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576.7亿美元。随着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对相关数据库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而质量标准体系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生物样本库发展的关键要素。
“低温自动化存储产业是低温制冷产业与自动化存储产业交叉形成的一个新的产业,但并不是二者简单技术融合就可以实现的,尤其是超低温自动化仓储方案。”海尔生物介绍到,早在2015年海尔生物就开始布局生物样本库低温存储自动化高端场景,目前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可为用户提供全温域、全场景、全容积段“睿至”物联网自动化生物样本库场景解决方案。主要场景包括-196℃自动化液氮存储、-80℃自动化超低温存储、4℃及-20℃自动化血液制品存储和2-8℃自动化疫苗存储场景方案等。
“海尔生物的低温自动化存储方案已进入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南方海洋生物资源库、湖南省人民医院、武汉市儿童医院等一大批医疗科研单位;还与药明康德、康希诺、华兰生物、智飞生物、张江生物等企业达成了合作。”海尔生物称。
作为中国生物样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单位,海尔生物一直致力于中国生物样本库的建设与研究。4月22日,由海尔生物医疗主导制定的《自动化低温生物样本库》标准获得专家组一致审定通过。该标准是国内首个提出了超低温制冷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生物样本综合管理等技术要求的行业标准,标准达到国际领先。一方面为国内该类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和使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也是对海尔生物在生物样本库领域持续探索与科技创新成果的认可,对保证生物样本安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冠疫情期间,生物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成为了大众所关注的焦点。如何通过实验室安全管控的信息化、智慧化、物联化,解决实验室全生命周期信息化跟踪与管控是行业内探索的下一个方向。而不安全的环境和人为因素是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明确安全管理制度,创造智慧安全的工作环境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展示了与用户共创的 “云眼”智慧实验室场景。“云眼依托于高端医疗设备和物联网科技,从硬件、软件、流程进行全方位升级优化,做到人、设备、环境等互联互通,实现了实验室及时化、可视化、智能化、远程化的安全管理。”
现场,操作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对实验室操作规范、实验室环境情况进行实时管控。同时,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云眼”智慧实验室场景还可以对实验室人员及实验项目进度和实验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保障实验室环境安全的同时,高效管理实验室人员、设备、耗材等。简单来理解,除操控对象变成了试验设备之外,它与智慧家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云眼项目的负责人表示,该系统的开发需求来自与一线用户的交互与共创。“疫情期间除了让终端实验室客户对生物安全柜产生大量需求外,也让用户对实验室安全的管控需求日益强烈,尤其是《生物安全法》的出台。基于此,我们立马进行了项目开发和实施 。为了真正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方案采取了模块化设计,可按照用户实验需要选择硬件软件,实验室方案也可以按照场地尺寸灵活调整,真正做到定制化。”
此外,注意到,依托于自身产业优势和政策红利,海尔生物正在积极向拓展自身在生物安全领域的布局和产业生态,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在展厅内还见到了不少实验室设备:生物安全柜、消毒设备、离心机、程序降温仪、CO2培养箱、恒温培养箱等。
据海尔生物于今年3月17日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计划总投资5亿元打造生物安全科创产业园,“将重点用作生物培养、生物离心制备、样本自动化、生物低温转运等生物安全多场景方案的技术研发及实验室基地、生产基地和体验云数据中心,并支持后续新产业持续孵化”,海尔生物表示,公司将在“横向上不断布局更丰富的生物安全产品和方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