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才,1964年2月14日出生于重庆九龙坡,植物发育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保留正局级)。
杨维才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1987年获得兰州大学硕士学位;1987年—1990年任兰州大学助教;1994年获得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博士学位;2003年—2013年历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副所长;2014年—2023年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杨维才主要从事植物生殖发育生物学研究。他对被子植物雌雄配子体发生和识别的分子遗传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鉴定了多个控制植物生殖发育的重要基因,发现SPL在体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发挥关键转录调控作用,提出rRNA加工和核糖体发生等核仁功能的调控是影响胚囊发育的关键因素。发现了雄配子体识别雌配子体信号的受体复合体并研究了多肽信号与受体识别的分子机制。
杨雄里,男,汉族,1941年10月生于上海,浙江镇海人,九三学社社员,神经生物学家、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脑科学计划的筹建者和推动者。复旦大学教授、脑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长春理工大学双聘院士、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名誉院长,郑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杨雄里于1963年7月毕业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化学系;1982年被日本静冈大学、国立生理学研究所联合授予学术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9年任中科院生理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加入九三学社;2001年创建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并任首任所长;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06年出任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
杨雄里长期从事神经科学研究,专注于视网膜神经机制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应用免疫组化、膜片钳、细胞内记录、钙成像等多学科技术,研究视网膜神经元回路的信号传递、调制的基础及其机制。他在水平细胞所接收的光感受器信号及其相互作用等方面有新的发现,修正了传统观念,此项研究获得198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与合作者首先报道视杆—视锥间电耦合因背景光而增强,在国际上被列为20世纪80年代视网膜研究中的突出成果,他率先发现了视觉信号在暗中受压抑的新现象(暗压抑效应),并对网间细胞及几种神经调质参与的机制进行了系统而细致的分析。
杨正林,1966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邛崃市,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党委、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 [1] ,四川省科协第九届委员会主席,人类疾病基因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省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4年9月—1989年7月,杨正林在重庆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1997年9月—1999年7月,在华西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硕士;2000年8月—2002年3月,在美国克利夫兰临床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9月—2009年7月,在西南大学获博士学位;2002年3月—2007年7月,在美国犹他大学任助理教授;2008年6月—2012年6月,任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助理;2012年6月—2020年12月,任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2020年12月,任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试用期一年)。 2023年8月,当选为四川省科协第九届委员会主席。
杨正林长期致力于临床检验诊断学与医学遗传学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立足临床工作的同时,在视网膜疾病致病机制、分子诊断和防治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姚开泰,1931年4月11日出生于四川南充,原籍江苏昆山,病理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方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
姚开泰于1954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在山东大学医学院病理科担任助教 ;1956年调到湖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任教;1978年被提升为湖南医学院副教授、肿瘤研究室副主任;1983年晋升为教授,同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马里兰州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病毒癌变实验室进修,同年加入中国党;1987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9年创建了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8年进入第一军医大学工作。
姚开泰长期从事肿瘤分子病理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他首次在国际上证实了亚硝胺类化学致癌物对鼻咽上皮有一定的器官亲和性。20世纪80年代,发现二亚硝基哌嗪有亲大鼠鼻咽上皮性,引起大鼠鼻咽上皮之DNA损伤。建立了稳定的人胚鼻咽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成功地用二亚硝基哌嗪诱发了正常人胚鼻咽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首次建成了有EB病毒(Epstein BarrVirus)潜伏感染的人鼻咽癌上皮细胞株,并对细胞株的EB病毒的基因组进行研究,发现其与B—95—8和P3HR—1两株标准的EBV株不同,为NPC与EBV病毒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探索方向。
叶玉如,女,1955年7月30日出生于香港,广东台山人,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理事会主席。
叶玉如1977年从西蒙斯学院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攻读神经药理学科;1983年获得哈佛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博士学位,并开始博士后研究;1993年进入香港科技大学任教,历任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生物化学系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部讲座教授;1998年获香港裘槎基金会优秀学者奖;1999年创立分子神经科学中心;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同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8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2010年担任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获颁法国国家荣誉骑士勋章;2015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2016年4月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11月出任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2022年10月出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 。
叶玉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以及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逊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研发。她在研究促进和维持神经细胞存活与发育的神经营养因子方面有卓越成就,在探索脑部发育和突触可塑性的分子机制、以及相关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领域也作出重要贡献。
尹文英,1922年10月18日出生于河北平乡,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1947年尹文英从中央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任中央研究院动物所助理员;1950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63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4年获得中国昆虫学会第一届终身成就奖 。
尹文英早年从事鱼类寄生虫和鱼病防治的研究。1960年后系统地进行原尾虫的分类、形态、生态、胚后发育、生物地理、比较精子学和亚显微结构等研究,并据此建立了原尾纲新的分类体系,1985年后在6个气候带完成土壤动物组成、变动规律及其在土壤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等试验研究。
印象初,1934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
1958年印象初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毕业后分配至青海大学农学院任教,后调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动物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被河北大学聘为终身教授;2001年被山东农业大学聘为特聘教授 。
印象初长期从事蝗虫分类工作,30多年来发现蝗虫新属37个,新种103个。揭示了物种由于海拔升高,其形态特征出现梯度变异为种内变异阐明了高原上风大不适于蝗虫飞行导致翅的退化,翅的退化导致发音器的退化,发音器的退化和消失又导致听觉器官的退化和消失。在高原上生存的缺翅、缺发音器、缺听器的种类是最进化的种类,也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类。提出蝗虫类在高原上的适应性、演化途径和高原缺翅型等新见解,建立了中国蝗总科的新分类系统,并提出北美洲的Tanaoceridae是螽向蝗进化的中间类型。
曾益新,1962年10月出生,湖南娄底人,汉族 [12] ,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党PG电子官网,1990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临床医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
曾益新负责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科技教育、药政、保健等方面工作。分管办公厅、科技教育司、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保健局,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张春霆,1936年9月出生于山东烟台,生物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PG电子最新。
张春霆于1961年从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65年获得复旦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硕士学位,之后进入天津工科师范学院任教;1970年至1979年在天津轻工业研究所工作;1979年至1982年在法国国立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1984年进入天津大学物理系工作;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创办了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张春霆主要从事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面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提出用双Sine—Gordon偏微分方程组来模拟DNA分子在转录和复制过程中碱基运动的动力学机制。2、提出了DNA序列的Z曲线理论,证明任一DNA序列均可用唯一的一条3维空间曲线表示,他称之为Z曲线。Z曲线携带了DNA序列的全部信息,因而对DNA序列的分析可通过对曲线的研究来进行。这样就开拓了一条用几何学方法分析DNA序列的新途径。3、提出了蛋白质结构分类的新的客观标准,并在蛋白质结构类的预测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性的成果,提出了预测HIV蛋白酶对蛋白质的剪切活性部位的有效方法;提出了解释细胞内微管蛋白质装配过程的内部运动机制的理论。
张克勤,1958年12月出生,贵州省黔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省部共建云南大学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十四届全国代表。
1981年,张克勤毕业于贵州大学(原贵州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原贵州农学院)真菌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5年,晋升教授;1998年,晋升博士生导师,获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作为云南省跨世纪一层次人才引进到云南大学;2001年1月至2019年2月,任云南大学副校长;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中国科学院2021年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张克勤专注植物病原线虫生物防治研究。发掘了一系列重要的线虫生防微生物资源和先导化合物,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线虫生防微生物资源库,揭示了微生物与线虫互作的分子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建了根结线虫高效生物防治技术体系,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线虫生防产品并被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