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中,在领航员空间站里冷蔵着一亿颗基础农作物种子,这些种子将成为延续人类文明的“火种”。其实,科幻电影里“末日种子库”的设定并非虚构。
世界最大的“末日种子库”——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图片来自网络),建于2008年,位于距离北极点约1000 公里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在其–18℃的地窖中保存着来自世界各地约1亿粒农作物种子。
“在我们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长期库里就保存着数十亿颗珍贵的作物种子,总共有43.5万份不同的品种,这些种子一般可以在–18℃的种质库里保存50年以上,这就是我们的‘火种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种质资源中心副主任方沩在2019年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了由1座长期库、1座复份库、15座中期库、56个种质圃、214个原生境保护点,以及种质资源信息中心组成的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是遗传信息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载体,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作用。我国粮食单产较1949年净增4.6倍,主要得益于品种的持续更新换代,而突破性品种成功培育与推广,无不来源于优异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2)农业科技创新的源头作用。纵观国内外农业史,每次绿色的突破,都源于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目前,良种在我国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45%以上。3)传承中华农耕文明的载体作用。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农耕文明的传承史。中华民族发现、驯化、培育了大量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这些有生命的、活态的、可延续的种质资源,在传承中华农耕文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5年2月,农业部(现称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印发《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年)》,确定了今后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行动计划。2015年7月13日,由农业部组织实施的“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在北京启动。
从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办了解到,截至目前,此次普查与收集行动覆盖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我国2323个农业县(市、区、旗、团场)开展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全方位普查与收集,新收集种质资源13.9万份,涵盖了粮棉油糖、果菜茶桑等,其中99%为古老地方品种、野生近缘种或种植历史久远的育成品种,做到了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于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是全国唯一具有沿海、沿边、沿江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和满、蒙古、朝鲜、白、藏等44个其他民族,各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农耕文化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生物遗传资源,生物多样性水平居全国前列,生物资源数量多、分布广、特异性突出,是我国水稻、玉米、甘蔗、大豆、果树、蔬菜、食用菌、花卉等作物种质资源的重要分布地和区域优势特色资源富集区。
2015年,广西等4省(区、市)率先实施“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广西农业科学院是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牵头和实施单位。2017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组织实施的“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保存”获得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支持。
广西通过农业农村部专项“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和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保存”,收集水稻、玉米、甘蔗、大豆、果树、蔬菜、食用菌、花卉等涵盖22科51属80种的种质资源2万余份,基本摸清了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通过鉴定、评价还发掘了一批具有优异性状的宝贵种质。
2020年,基于普查和鉴定成果,广西农业科学院组织20个专业研究所200余名专家倾力撰写“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丛书(12卷)。该丛书总篇幅达528万字,收录农作物种质资源3373份,展示典型性状图片近9000张,对水稻、玉米、甘蔗、果树、蔬菜、花生、大豆卷、薯类作物、杂粮、食用豆类作物、花卉卷、食用菌等广西分布较为丰富的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详细介绍了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基本情况、优异资源及创新利用等。
2024年,基于普查和鉴定成果,在“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丛书的基础上PG电子官网,广西农业科学院组织院内200余位专家对种质资源进行系统梳理,结合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成果,遴选了一批优异特色种质资源,并编写了《中国优异作物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图鉴·广西卷》《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科学调查与研究报告·广西卷》。
《中国优异作物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图鉴·广西卷》收录水稻、玉米、甘蔗等农作物种质资源446份,图文并茂,系统展示了广西主要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科学调查与研究报告·广西卷》详细介绍了广西粮食作物、蔬菜作物、果树作物、经济作物、甘蔗、绿肥作物、药用植物、菌类作物、花卉等优势特色作物的调查结果、多样性变化及其利用,以及数据共享情况。
本文依据“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丛书、《中国优异作物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图鉴·广西卷》及《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科学调查与研究报告·广西卷》撰写,从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办官网等网站查阅了部分资料,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先生,广西农业科学院党组PG电子、院长邓国富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种质资源中心副主任方沩研究员,广西农业科学院办公室主任刘开强研究员等专家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收录中国近10万种现生生物物种,提供科学权威的生物学信息,包括物种名称、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功用价值、理论知识、精美图片, 为用户提供全面的知识服务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