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月前,一篇生物学论文的发表让一位学者的名字家喻户晓。“生物学奇迹”“诺奖级的研究”学术界和媒体将无限的荣光给了一位名叫韩春雨的学者。
2016年5月2日,英国《自然》杂志子刊《自然生物技术》刊载了一篇有关基因编辑工具的文章。在这篇名为“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的论文中,论文的作者、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宣称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
该技术是利用格氏嗜盐碱杆菌的Argonaute核酸内切酶,以DNA为介导进行基因编辑,简称NgAgo-gDNA。在论文中,韩春雨团队使用NgAgo-gDNA技术,在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组上的47个位点进行了100%的基因编辑,效率为21.3%~41.3%。
与近年来大热的CRISPR不同,NgAgo用来找到目标的定位模板是一段单链DNA而非RNA。按照韩春雨团队的实验结果,该技术效率之高PG电子下载,甚至能媲美已有“基因魔剪”之称的CRISPR-Cas9,能对基因的特定位点进行准确地剔除、添入等。
伴随着技惊四座的亮相,出身非知名高校且毫无海外背景的韩春雨“一夜成名”。有些报道甚至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这篇文章的意义甚至可以秒杀半数以上的CNS文章。”
而首次进入大众视野的韩春雨更成为学术励志的典范,让诸多处于中国学术体制边缘地带的本土青年学者看到了希望。
除了受到媒体的广泛追捧,随之而来还有令众人羡慕不已的荣誉和项目资助。河北省科协、“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候选人、“美丽河北最美教师”等荣誉接踵而至。2016年8月31日,河北省发改委批复同意投资2.24亿建设河北科大基因编辑研究中心。同时,基金委网站显示,韩春雨获批题为“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的完善与应用探究”的100万科学基金,自2017年1月开始,为期两年。
2016年5月26日,未名空间论坛上出现了“纯从科学角度分析韩春雨的文章”的帖子,认为其论文从Ago理论上看行不通。
从6月23日开始,知乎、百度贴吧等网络社交平台上关于“韩春雨论文无法重复”的话题开始增加。
7月2日,韩春雨在百度贴吧等平台回复网络上的质疑:“细胞做好检测,不要有寄生菌污染,不要有支原体污染,系统对污染特别敏感”随后他便停止在网络上发声,并开始拒绝采访。
7月31日,来自澳大利亚、美国、西班牙等国的科学家在推特上指出,无法重复韩春雨NgAgo系统的基因编辑结果。
国外学者的公开质疑,让各大媒体再一次聚焦“韩春雨事件”。同时,一些中国学者也相继发声,指出韩春雨论文结果无法重复。
在一边倒的质疑声中,也有零星的学者认为韩春雨的论文有效。7月21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仇子龙在网上发表声明:“NgAgo可以引起基因编辑,并期待韩春雨尽快发布2.0版本。”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位实名表示编辑有效的学者。
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回应了有关NgAgo的争议,该杂志表示:“已有若干研究者联系本刊,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
毋庸置疑,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可重复”是必不可少的前提,特别是对于一个方法学的研究,其体现了整个实验过程从头到尾的步骤,这些步骤不仅要证明作者的结论,更应该是能够被重复的方法。
网络上的质疑声浪此起彼伏,并有言论直指“论文造假”。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看来,这样的反转足见“《自然》杂志在国内拥有至高无上的学术神话地位。”
当几乎一边倒地认为,只要论文结果无法重复就可能是学术不端,甚至是造假之时,也有少数学者认为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徐星就希望公众可以给科学一个验证时间,在科学的范畴内解决问题。
由于韩春雨选择保持沉默不做正面回应,一些科学家再也按捺不住。《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和中科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邵峰以“推动科学共同体认真对待中国学术生态节点性事件”为由,于10月12日公开了他们此前1个月致河北科技大学校长的信件和收到的回函。
他们在信中写道:“国际和国内很多实验室都未能重复韩春雨的实验结果(虽然也还有极少数人称好像还不能完全说不能重复),给韩本人、河北科大乃至中国生物学研究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我们建议河北科大按照国际惯例成立由校内和校外相关专家组成的委员会,认真仔细核实韩春雨的研究成果。”
2016年9月28日,河北科技大学给两位学者回函称“学校将认真考虑您们的建议”,但并没有对致信中所述建议进行回应。如此笼统的公开回函又在网络上掀起了新一轮言辞激烈的评述。
科学的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解答。就在此次致信和回函内容公开的两天前,韩春雨就已经收到了中国科学家们的隔空质问。
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魏文胜组织和发起的、来自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13位科学家通过两家媒体实名发布声明:“没能重复韩春雨的实验,呼吁有关方面组织第三方介入调查。”
除了指证韩春雨论文结果无法重复之外,对中国学界声誉的担忧也是科学家们选择站出来的原因之一。“是时候了。”魏文胜曾对媒体表示科学家有必要站出来表达看法,“处理不好的话,会严重影响中国科学家的声誉。”
13位科学家实名发声的一天后,面对实名质疑,对媒体一直保持沉默的韩春雨表示,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来解决重复率低的问题,他也再次表明实验是可重复的,并认为无法重复实验的重要原因可能是细胞污染。
11月15日,中国学术期刊Protein & Cell杂志以来信形式发布了由国内外20家实验室负责人联名撰写的一篇题为“Questions about NgAgo”的文章,首次正式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形式提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NgAgo实验。
13天后,《自然生物技术》刊载文章“Failure to detect 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利用NgAgo未能检测到DNA引起的基因组编辑),来自韩国、德国和美国的10位学者进行了署名。
与此同时,《自然生物技术》发表线上声明,就此前发表的韩春雨等所著的论文发表了“编辑部关切”,宣布介入调查,并设定以2017年1月为限,限作者予以澄清说明。
2017年1月19日,河北科技大学发布了“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与诺维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的通稿。诺维信公司发表声明,承认在NgAgo上达成合作,并表示“我们已经测试了该项技术,看到了其可能有用的一些迹象,但目前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同一时间,《自然生物技术》并未如约在1月底发布结论性结果,他们在声明中指出,目前已经获得了NgAgo系统可重复性的相关新数据,“在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之前,我们需要调查研究这些数据”。
5月9日,《自然生物技术》在线发布了“编辑部关切”,表明杂志编辑注意到了读者们对韩春雨2016年5月2日在线发表的有关NgAgo论文重复性的担忧。编辑部已经与韩春雨等作者进行联系,并表示韩春雨他们还在调查这一系列缺少重复性的原因。
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发文宣布韩春雨主动撤回了NgAgo论文。“因为科研界一直无法用我们论文中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中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我们的这项研究。”
至此,“韩春雨事件”暂时告一段落。《自然生物技术》在文章中称:“就这篇有关NgAgo的论文而言,现在是时候了,数据已经说话了。”
从2016年5月2日论文发表到2017年8月2日论文撤回,15个月的纷争与等待,过程跌宕起伏,“诺奖级研究”的学术成果终于在“众声喧哗”中退场。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康建胜认为,“撤稿更多地意味着这个技术目前非常不成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宝荣认为无论是主动撤稿还是被动撤稿,应该没有太大的差别。撤稿本身就意味着这个研究结果受到了严重的质疑和挑战,至少不是一个可用的方法。而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王深琪则认为“只要韩春雨没有造假的话,体现了韩春雨的严谨、负责,不能责备他”。
尽管众说纷纭,但不少人都认为撤稿不是最终的结果。撤稿是“重要一步”,浙江大学教授王立铭认为此举让他对科学共同体有了些信心,同时他也期待下一步动作。江晓原也表示认同,他指出,撤稿不是尘埃落定PG电子综合,后续的调查十分重要。
8月3日,河北科技大学官网的声明称,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而韩春雨团队同时宣布,将进一步研究不能重复的原因,并同意按学校安排选择一家第三方实验室,在同行专家支持下开展实验,验证NgAgo-gDNA基因编辑的有效性,并将实验结果公布,以回应社会关切。
科学发展是一个不断证伪的过程,失误、失败也是科学探索中常有之事,然而,严谨的求真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却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石。
最终会水落石出。尽管目前还不能确定最终结果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会对中国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